文章模型 | 教资近期直播

首页>特岗教师 > 笔试备考2016年黑龙江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知识》考前模拟题4

2016年黑龙江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知识》考前模拟题4

2016-07-22 14:02 来源:文都教育 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  1.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2.在

 一、单项选择题

  1.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2.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3.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期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心理学上称为(  )。

  A.低谷期

  B.高原期

  C.疲劳期

  D.潜伏期

  4.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

  A.顿悟的过程

  B.同化顺应的过程

  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尝试错误的过程

  5.下列有关学习动机与学校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②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③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④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某人经常问自己: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该个体正处在(  )

  A.信任感对怀疑感阶段

  B.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

  C.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7.学生利用列提纲、画图形、列表格等方法进行复习的做法属于(  )。

  A.注意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8.在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主要通过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替代强化习得道德行为的模式为(  )。

  A.体谅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9.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  )。

  A.建构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10.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打开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的(  )。

  A.联结一试误说

  B.顿悟说

  C.认知一目的说

  D.认知一发现说

  11.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B.用一个词语造句

  C.幻想成为“蜘蛛侠”

  D.荡秋千

  12.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  )学习理论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3.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称为学习的(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记忆策略

  14.两小无猜的时代,一根竹子、一张长凳就可以是一匹骏马。这是个体认知发展到(  )能做到的事情。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

  A.学生的学

  B.教师的教

  C.教学环境

  D.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16.根据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能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分的能力是(  )。

  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智慧技能

  D.动作技能

  17.根据信息加工过程理论,(  )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控作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1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的儿童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9.(  )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维果斯基

  D.埃里克森

  20.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

  A.教学水平

  B.教学方法

  C.自我意识

  D.智力水平

 二、判断题

  2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

  22.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

  23.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

  24.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无须特别训练,这是形式教育论的观点。(  )

  25.探究式教学法不适合所有的学生。(  )

  26.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

  2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28.上课是教学(尤其是理论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

  29.提出高速度、高难度教学原则的是苏霍姆林斯基。(  )

  30.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在学习上存在问题障碍的学生,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

  三、名词解释

  31.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32.多重趋避冲突

  33.需要层次理论

  34.气质体液说

  四、案例分析题

  3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时在前排同学的后背贴纸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曾用小石头砸坏了邻居家的窗户。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9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了新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在全面了解后,老师对他的父亲说:“你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知名的企业家。

  (1)从学生的特点分析教师应如何看待并教育小辉这样的孩子。

  (2)联系材料分析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贯彻哪些原则?

  3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班级排名在三十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1)分析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

  (2)结合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在儿童早期,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意义,这种动机特别明显,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2.【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所谓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3.【答案】B。解析:“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即高原期。

  4.【答案】D。解析:桑代克认为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终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答案为D项。

  5.【答案】C。解析:动机强度和任务难易度之间的关系是: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水平点会高些。由此可知(鳓错误,正确答案选C。

  6.【答案】D。解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对自我及其角色提出的疑问,与此相关的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故此人应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

  7.【答案】B。解析:注意策略是指学习者学会与掌握将注意指向或集中在所需要的信息上的方法、技巧或规则。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

  复述策略有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故选B。

  8.【答案】C。解析: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9.【答案】A。解析: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在学习观上,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者解决新问题,最终生成个人的意义。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10.【答案】A。解析:心理学家与相关理论的正确对应关系是: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托尔曼的认知一目的说,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

  11.【答案】B。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B项符合题目要求。

  12.【答案】D。解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学过程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故本题答案选D项。

  13.【答案】B。解析: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故本题答案选B项。

  14.【答案】B。解析: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泛灵论”的特点,即将人类的特征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此时就会出现将竹子、长凳当作骏马的现象。故本题选B。

  15.【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的一般规律,教与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五个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五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三个过程。故此题选D。

  16.【答案】C。解析:智慧技能当中包括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问题解决),题干描述属于辨别,因此选C。

  17.【答案】C。解析:认知策略是指对人的心理加工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执行控制过程。故此题选C。

  18.【答案】D。解析: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故此题选D。

  19.【答案】A。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阶段”的具体含义,二是具体的发展阶段。

  20.【答案】C。解析: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影响其学习动机差异的关键因素。

  二、判断题

  21.【答案】√。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2.【答案】√。解析: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学生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

  23.【答案】×。解析: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主要由教师将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

  24.【答案】×。解析:早在18世纪,以英国教育家洛克为代表的形式教育派就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只要记忆力、思考力发展起来了,学生学习任何其他的事物就会很便利。所以,教学应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知识的传授则无关紧要。但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质教育派则认为,教学应追求实质的目的,也就是着重于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25.【答案】×。解析: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题目中的观点很明显是错误的。

  26.【答案】× .解析:教学设计应综合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要素。要考虑的是设计教学目标。

  27.【答案】√。

  28.【答案】√。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29.【答案】×。解析:提出高速度、高难度教学原则的是赞科夫。

  30.【答案】× 。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诊断性评价不仅可以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还能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故正常的学生也需要诊断性评价。

  三、名词解释

  31.【参考答案】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知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32.【参考答案】

  多重趋避冲突也称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心理冲突形式。人们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都对人们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人们需要进行多种选择,审慎地权衡利弊,这时产生的冲突就是多重趋避冲突。

  33.【参考答案】

  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之后加以完善。该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七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求职需要和审美需要。

  34.【参考答案】

  该学说由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每一种液体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黄胆汁相对于胆汁质,血液相对于多血质,黏液相对于黏液质,黑胆汁相对于抑郁质。人身体内哪种液体所占比例比较大,他就具有和这种液体相对应的气质类型。

  四、案例分析题

  35.【参考答案】

  (1)首先.学生是独特的人。要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材料中,教师发现小辉虽然调皮捣蛋.但非常聪明,并努力和家长一起发现小辉身上的优点,不断鼓励,最终使小辉健康成长。

  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发展潜力与可塑性,我们不应该以学生现有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看到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并且激发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发展。材料中,教师没有因为小辉的问题、父亲的灰心丧气而放弃小辉,反而用发展的眼光看小辉身上的问题,给予了小辉更多的爱与机会,使小辉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2)首先,教师应当遵循疏导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新老师并没有对学生的错误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根据孩子的优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我发展。

  其次,教师应当遵循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材料中,教师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找寻小辉的闪光点,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保证了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36.【参考答案】

  (1)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主要有:

  ①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甲同学本来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但是由于其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最后导致学习兴趣丧失。

  ②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并未对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而是一味的责骂,降低了甲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扭曲了孩子的个性。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③甲同学自身不正确的归因

  甲同学对自己成绩不佳进行了错误的归因,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导致丧失了学习信心。

  ④教师对其进行错误的反馈

  教师对甲同学试卷的评判过于激进,给予甲同学错误的信息反馈,导致其对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出发,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系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促使其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

  ②根据任务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在布置作业和进行考试之前,依据作业和考试难度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合理的期望。让学生产生恰当的动机,从而达到的学习效果。

  ③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避免外部归因要素,让其认识到“无所谓的态度”是不努力的表现,做到“努力归因”而又联系现实,强调努力程度这一积极归因要素。

  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尽量使用鼓励性评语,避免简单粗暴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当学生表现出改进意向且成绩有进步时,教师应适时采取奖励性措施,起到强化学生行为的效果。

责编:木木

黑龙江特岗 教育理论知识

热门推荐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文都教育”的所有作品,版权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文都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一篇: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知识》

下一篇: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理论知识》模拟题4

Copyright copy;2001-2018 WEND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