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已经尽在眼前了,考生们现在是越来越紧张,不知道自己复习的如何,为了检验大家的复习成果,小编给考生们整理了笔试备考方面章节练习题,大家可以测试一下,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各位考生笔试顺利通关!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小学阶段数学领域,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的特点是(  )。

  A.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B.小学生数学思维难以形成自然结构

  C.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呈现多维度特征

  D.小学生数学思维成熟,没有缺陷

  2.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  )。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3.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4.李红学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5.小明将数学课堂上教师演示的解题方法运用到解决数学作业中的习题中去,从迁移的范围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属于(  )。

  A.远迁移

  B.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6.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元素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同化迁移

  D.顺应迁移

  7.学习策略能够迁移到类似或者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这种迁移属于(  )。

  A.具体迁移

  B.特殊迁移

  C.一般迁移

  D.水平迁移

  8.先掌握了苹果、香蕉的概念,再来掌握水果的概念,这属于(  )。

  A.垂直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远迁移

  9.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负迁移

  10.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迁移

  D.垂直迁移

  11.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2.(  )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

  B.顺应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垂直迁移

  13.“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迁移的(  )。

  A.同化性迁移

  B.一般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顺应性迁移

  14.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沃尔夫

  B.桑代克

  C.奥苏贝尔

  D.贾德

  15.在早期迁移理论中,提出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贝尔

  D.安德森

  16.心理学上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了(  )。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理论

  D.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7.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18.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桑代克

  B.伍尔沃斯

  C.贾德

  D.詹姆士

  19.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学习迁移的(  )。

  A.关系转换理论

  B.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C.产生式理论

  D.结构匹配理论

  20.(  )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前提。

  A.认知习惯

  B.生活经验

  C.学习态度

  D.具有知识背景

  21.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学习情境

  D.认知结构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秋季起,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从三年级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已成了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强化小学英语教育,把英语课提前至三年级,同时列为高年级必修课。

  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小学生言语学习的看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A: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

  学生B:平面几何学得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

  学生A:不光知识这样,弹琴也是,会弹电子琴,学钢琴也快。

  学生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骑三轮车。

  学生A:有意思,学习很奇妙。

  问题:

  (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形成和发展,并呈现出与具体形象思维交错发展的模式。

  2.A【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3.C【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D【解析】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即后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能够影响前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

  5.B【解析】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其中,近迁移是指将所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到与原来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去。

  6.A【解析】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7.C【解析】原则、原理和态度的具体应用是一般迁移,因此,学习策略的具体运用属于一般迁移。

  8.A【解析】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9.B【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10.A【解析】会讲英语促进了德语的学习,这是正迁移的现象。

  11.B【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够促进初等数学的学习,是典型的正迁移,又因从高等数学到初等数学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所以又是属于逆向的。

  12.B【解析】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13.A【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14.A【解析】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15.A【解析】桑代克和伍德沃斯等人提出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

  16.B【解析】概括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他在1908年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17.A【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它的基本主张是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18.C【解析】迁移的经验类化说也叫概括化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

  19.A【解析】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

  20.D【解析】学习者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1.D【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智力和能力、认知结构、心理准备状态;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小学阶段,小学生在语文领域认知的主要目的是学会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语文、英语领域,儿童表现出的认知特点主要是言语的发展。

  (1)小学生言语学习的准备:言语的敏感性、言语的倾向性、言语的发展性。

  (2)推动小学生言语水平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于学生个体心理的结果。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自主状态、社会的文化背景、学生的人际交往。

  (3)小学生对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逐渐掌握,并开始进入书面语言发展时期。

  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小学生的词汇增加很快,对词义的理解越来越精确,语法运用逐步趋于合理、完善,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小学生还有能力学习外语,这说明小学生言语发展有很大的潜力。

  2.【参考答案】

  (1)这两位同学所谈论的学习原理是学习迁移的有关理论。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就是使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例如,学习语法后对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习平面几何后对立体几何有帮助;会弹电子琴就比较好学钢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例如:学习骑自行车后影响骑三轮车。

  (2)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精选教材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大量的实验都表明,在教授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配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例,并阐明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则有助于迁移的产生。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为此,既要防止教材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割裂、支离破碎,又要防止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基本经验的联结点、联结线,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

  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宏观的整体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先教什么、学什么,后教什么、学什么,处理好这种教学与学习的先后次序是非常必要的。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意味着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等。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许多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