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大阶段,当我们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教师招聘笔试之后,又迎来了教师招聘面试这一难关,说课是教师招聘面试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大家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说课试讲,文都教师考试网给大家提供整理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供大家参考。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生活处处有哲学 》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 4 第一单元第一个框题 , 是学习哲学的入门框体 . 设计好这堂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 因此 , 本框题在《生活与哲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 , 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 , 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

  ( 一 ) 知识目标

  (1) 理解 :

  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

  哲学是给人智慧 , 使人聪明的学问 .

  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 .

  (2) 运用 :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 , 说明哲学并不神秘 , 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

  ( 二 ) 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 ,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

  (2) 通过学习 , 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 , 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

  ( 三 ) 情感 , 态度和价值目标

  (1) 通过学习 , 使学生喜欢哲学 , 热爱哲学 , 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 , 生活需要哲学 .

  (2) 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 , 就不能没有哲学 .

  三、说教学的重 , 难点

  根据着高一新课程标准 ,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 , 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的依据 : 只有理解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 学生才不会对哲学陌生 , 而逐渐试着去尝试探索 .

  教学难点 :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难点的依据 : 学生对哲学的作用之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 但没有系统地概括 , 因此不易理解 .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 , 难点 , 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 , 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哲学是一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 , 并能够加以应用的重要学科 . 因此 , 在教学过程中 , 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相应的哲学知识 ,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 使得应用哲学是学生自觉的行为 , 这也将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产生裨益 . 因此 ,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 将作为这堂课的中心任务 .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 , 我主要采取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方法 , 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 , 体验哲学的魅力 , 从而产生践行的愿望 .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 , 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 , 发展思辩能力 , 注重学生锻炼学生思考生活的能力 .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 , 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 , 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 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 ,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

  1, 直观演示法 : 利用图片 , 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活跃课堂气氛 ,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

  2, 活动探究法 :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 , 以学生为主体 , 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思维能力 , 活动组织能力 .

  3, 集体讨论法 : 针对课前自主探究的问题 ,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 ,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 并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 获得成就感 , 树立信心 .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 , 学生已经具有一些的哲理储备 , 并且中以前的学习中有加以应用 , 如写作中 . 因此 ,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能力 , 让学生自己阅读来阐释其中的哲学意义 . 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 ,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 , 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 得出正确的结论 .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让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更盎然 .

  五、说学法

  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 学生在小学开始学习成语 , 了解了一些哲学道理 . 高年级之后懂得用这些道理来阐释自己的人生感悟 . 到了初中以后懂得用一些诗句 , 长篇来体会人生 . 到了高中之后 , 有了哲学 , 应该能借用这一系统的哲理来体验人生 . 所以 , 要做好这个哲学的命题 , 就是让学生学了哲学之后能够自觉地利用哲学智慧来思考人生 , 经营人生 .

  学法的指导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要求 . 让学生把握一般哲学道理和哲学的不同 , 进行相应的知识转化 . 充分利用学生的哲学道理积累 , 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 , 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 课后自我探究法 , 分析归纳法 , 合作探究法 , 课后探究法 .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 我注重突出重点 , 条理清晰 , 紧凑合理 .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 , 交流 ,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主动性 .

  1、导入新课 :(2—3 分钟 )

  由辩论赛《笑比哭好 哭比笑好 》导入新课 .

  导语设计的依据 : 通过轻松的辩论形式让学生眼前一亮 ,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设问 : 笑比哭好 哭比笑好 你认为哪者更好呢 为什么 通过设问 , 让学生思考 , 活跃他们的思维 . 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2、教学过程 :(35 分钟 )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 , 我突出教材的重点 , 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 , 学生的实际 , 教师的特长 , 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 , 我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 枯燥的知识生动化 , 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 , 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 , 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 ,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 , 积累 , 加工 ,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

  主要通过个环节进行 . 第一 , 对学生作为习作《如果》的点评 . 第二 , 思考三幅漫画的哲学道理 . 第三 , 总结自己在课后探究 —— 仰望天空中的思考 . 第四 , 结合教材事例《烛光照亮小屋》展现哲学的智慧 . 第五 , 阐述什么是哲学以及它的作用 .

  3、课堂小结 , 强化认识 .(2—3 分钟 )

  课堂小结 , 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 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 , 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 , 系统的板书设计 , 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 , 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

  板书 :

  框体一 : 生活处处有哲学

  1,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 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

  (2) 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2,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 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 , 使人聪明的学问 , 其本义就是热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 .

  (2)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 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 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5、课后探究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 , 我设制了这一探究活动 : 收集十句影响你人生或者你最喜欢的哲理名言 .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收集跟自己有关的哲理 , 之后通过哲学学习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它们 , 乃至以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 , 那么就能更深刻地领悟它们 , 这些哲理也将融入生活指引人生 , 一生受用。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创意由来 : 调查 ——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 你喜欢哲学吗 喜欢的原因 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不喜欢的原因 . 一 , 哲学空谈 , 没有实用价值 . 二 , 哲学离生活太遥远 , 提不起对哲学的兴趣 . 三 , 上课纯理论的太多 , 最多也只是找几个例子 . 这还不如小学老师讲的一些成语故事 , 来得有教育意义 . 四 , 不能自觉地应用哲学 , 没有相应的平台 .

  二、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知识的跨度 , 学生的认知水平 , 我对课程进行了开发 , 侧重为学生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 , 提供了体验哲学的平台 .

  三、教学策略的选用

  ( 一 ) 运用了亲身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方法 : 仰望天空 . 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 从中让学生亲密接触了大自然和自己的思维 . 通过引导 , 学生更容易理解哲学 .( 二 ) 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 , 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 , 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 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 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 主要通过几幅漫画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哲学道理 , 开始接触哲学 . 漫画一 : 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 , 种鸡蛋得 …… 漫画二 : 甲 : 下雨好极啦 !

  乙 : 下雨糟透了 ! 漫画三 :—— 狂妄之徒 , 你竟然坏了祖上规矩 !

  在引导学生思考 , 体验问题的过程中 , 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 , 解决问题的方法 . 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 , 分析 , 概括 , 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 , 又有利于学生表达 , 动手 , 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 , 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 , 因此学生不仅 " 懂 " 了 , 而且 " 信 " 了 . 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 , 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 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 , 有助于实现知 , 行 , 信的统一 .

  小结 : 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 , 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 以 " 教师为主导 , 学生为主体 ", 教师的 " 导 " 立足于学生的 " 学 ", 以学法为重心 ,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 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 , 力求使学生在积极 , 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