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单科试卷满分为100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各占50%。为帮助各位考生备战江西特岗教师考试,文都特岗教师考试网整理了往年江西特岗教师考试真题。

  2013年江西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卷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1879年,(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冯特

  B.桑代克

  C.华生

  D.特曼

  2.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老师是( )。

  A.克丽斯塔?麦考利夫

  B.王亚平

  C.阿尔文?德鲁

  D.芭芭拉?摩根

  3.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4.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5.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6.( )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主要根据个人好恶得出一个判断,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7.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8.( )也称储存,指已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能被提取。

  A.保持

  B.编码

  C.提取

  D.记忆

  9.( )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1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显示,遗忘的进程是( )。

  A.前后一致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高原现象

  11.( )是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12.儿童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作“八口”,这说明儿童(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13.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由( )于1920年首创。

  A.斯金纳

  B.桑代克

  C.霍尔

  D.赫尔

  14.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 )。

  A.经验

  B.问题表征

  C.线索

  D.功能固着

  15.( )是指接受、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6.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 )。

  A.西蒙

  B.比奈

  C.瑞文

  D.斯坦福

  17.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 )试图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解释智力行为,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

  A.瑟斯顿

  B.斯皮尔曼

  C.吉尔福特

  D.斯滕伯格

  18.进城民工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6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1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可能答案: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20.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 )。

  A.埃里克森

  B.卡特尔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威廉,冯特(1832--1920年),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答案】D。解析: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太空授课的国家,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教师在太空计划,但不幸机毁人亡;2007年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跟随“奋进号”飞人太空,给孩子上了25分钟的太空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老师。

  3.【答案】A。解析: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答案】D。解析:专心作答试题需要负责理解书面言语的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若此区域损坏,患者将看不懂文字材料:此外还需要负责书写的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若此区域损坏,患者虽然可以听懂别人的谈话,看懂文字,自己也会讲话,但不会书写,故本题选D。

  5.【答案】A。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其中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故本题选A。选择性是指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6.【答案】A。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不同社会集团的人所持的固定划一的看法。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地位的效应,其中第一印象是典型的首因效应。故得出本题答案选A。

  7.【答案】B。解析:理解古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能了解题干所描述的内容是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教授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故本题选B。

  8.【答案】A。解析: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保持是信息的储存;再现是信息的提取。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故本题选A。

  9.【答案】D。解析:语义记忆是一种记忆的形态,它是一种对于一般知识的事实与概念的了解,透过语言、文字、数字、算法等抽象性的了解来形成记忆。语义记忆通常是经由情节记忆发展而来,是一种客观性的知识,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陈述性记忆是指人对事实性资料的记忆,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程序性记忆指关于技术、过程或“如何做”的记忆。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故本题选D。

  10.【答案】B。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并且先快后慢。

  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发现学习的概念。

  12.【答案】A。解析:感知能力就是对感觉刺激、知觉对感官刺激赋予意义进行认知的水平,取决于感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而且经验和知觉决定对刺激的判断。儿童在识字初级阶段,认知经验相对较少,所以会读错相似的字。故本题选A。

  13.【答案】D。解析:人工概念是人为地、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由赫尔于1920年首创。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即由实验者人为地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制造出的一个概念。应用一定的实验程序,让被试者来发现实验者所规定的各种属性,从而掌握该人工概念。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

  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功能固着的概念。

  15.【答案】A。解析: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故本题选A。

  16.【答案】B。解析: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比奈智力测验由一系列难度不同的题目组成,依据完成这个难度系列中题目的多少,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年龄,称之为心理年龄。为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缩写为IQ。

  17.【答案】D。解析: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1985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第一个指出了百分比等级或标准分应该取代智力年龄和智商,他还发明了智力测量的比例量表。瑟斯顿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因素分析的研究,提出“单一结构”原理。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1904年提出智力二因素论,认为心智活动包括普通与特殊两种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对创造力进行详尽的因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8.【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注:该规定在新版《教育法》中为第三十七条)故本题选B。

  19.【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列举出砖头的各种用途,就是寻找多种答案,故本题选A。

  20.【答案】B。解析: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