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科,单科试卷满分为100分,客观题和主观题各占50%。为帮助各位考生备战江西特岗教师考试,文都特岗教师考试网整理了往年江西特岗教师考试真题。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2.语文是什么?如果您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会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简述你对“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的理解。

  二、语文教师基本功测查(每小题4分,共8分)

  1.这是小学语文课文《荷花》里的一段话,请你把它认真地抄写下来。(要求楷书)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根据作者叶圣陶先生的描写,请为这段话配上一幅简笔画。

  三、这是一篇小学二年级的课本。请你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认知规律以及你对阅读教学基本程序的理解。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写一篇教学设计。要求把教学过程写清楚。写具体。(20分)

  附课文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1)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教育中的人与物的关系,学生不是教师和家长的附属物,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具体说来,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即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以及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2)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如下:①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②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③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栅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参考答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学科特点。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会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全面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参考答案]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通过讲授、图片、影像、游戏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总体感知整篇课文,初知大意。期间包括预习性阅读、解题、认识生字、扫除阕读障碍。这一环节旨在大体读通文句,提出疑难问题。

  (2)细读课文,深入领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段进行细读深读,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尤其是朗读和默读的训练。通过熟读。背诵与听说等活动,强化阅读体验和语言积累。

  (3)熟读回顾,迁移运用。综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个阶段可以安排复述、诵读、有感情地朗读训练,还可以进行读写结合性质的写作训练。

  二、语文教师基本功测查

  略

  三、[参考答案]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会本课l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等形式,得到口语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锻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少数民族特殊的民情与风俗,并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得到情操的陶冶。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凤凰花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

  导语设计:教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来听听音乐,看看图画。(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同时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这幅凤凰花的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地方的画面,是哪里呢?

  学生:西双版纳。

  教师:在凤凰花开的西双版纳,生活着哪个少数民族呢?

  学生:傣族。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欢乐的泼水节》了。

  现在大家一起来看课本。

  (导入:运用画面和音乐,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异地

  风情。)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标注生字词,运用工具书学习。

  赛、湿、幸、离、淋、水桶、西双版纳、凤凰、傣族、吉祥

  2.提问学生思考: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一)整体感悟第二段

  1.过渡: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请学生说一说读完后的感想。(这是对第二段的整体感知,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2.过渡:想参加吗?这里呀,老师刚刚接到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泼水节呢!大家快去准备准备,读l—2句,读好了,待会儿咱们就去。

  (二)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请学生齐读1—2句。(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

  (三)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1.开始泼水了,自读3—4句,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谈话:你都想到了什么?(此处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有描述书上句子的;有谈感受的;有提出疑问的;有抒发对泼水节妁向往的)

  3.体验: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学生走下座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师生互相模拟泼水。

  4.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像。师生观看。

  5.教师:体验、观看后,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带进句子再读,男、女生赛读3、4句。(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四)第三个层次:第5句

  1.角色体验:教师指一名学生问: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出示第5句,指名请学生读。

  2.教师述:怎能不高兴呢?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一4句。

  3.学生读3—4句。(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四、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

  (一)出示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句。

  (二)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1.象脚鼓声响起,看:赛龙舟

  2.听、看放烟火

  3.师生读最后一句话,回归全文。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

  五、巩固练习

  1.提问学生:我们一起跟傣族人民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那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花瓣()的泼水节()的鼓点

  ()的清水()的鸟儿()的生活

  2.照样子,写句子。

  例:来鸟岛玩的人很多。很多人来鸟岛玩。

  (1)小草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

  (2)花丛中飞舞着美丽的蝴蝶。

  板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早早早已

  泼水节

  (吉祥如意)

  追赶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