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持“教育万能论”的教育思想家是()
A.马克思B.爱尔维修
C.狄罗德D.涂尔干
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差异性
3.“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论是()
A.个人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
4.《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5.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科技进步B.生产力发展
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
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基础教育权属于()
A.中央B.地方
C.学校D.家庭
7.我国当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班集体建设B.搞好教学工作
C.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教书育人
8.在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中,()是上好课的根本保证。
A.备课B.上课
C.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D.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9.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10.在知识直观的类型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广泛使用。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D.符号直观
11.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观点的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
12.()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波斯纳B.特维尔克
C.布鲁巴奇D.布鲁纳
13.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成熟是指()
A.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B.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
C.道德信念的形成D.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14.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沃尔夫B.桑代克’
C.布鲁纳D.奥苏贝尔
15.“距离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所表达的内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A.概念B.高级规则
C.规则D.技能
16.将那些不被社会和自己所接纳的欲望和冲动,采取一种被社会所赞许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转移B.补偿C.升华D.合理化
17.关于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知识的应用中都存在着迁移B.在知识的应用中可能存在着迁移
C.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没有关系D.迁移就是知识的应用
18.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19.一个人想起岳飞、文天祥等英雄人物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这种情绪体验属于()
A.直觉的道德感
B.想象的道德感
C.伦理的道德感D.感性的道德感
20.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的现象叫作()
A.服从B.从众C.去个性化D.认同
21.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所要描述的场景,属于()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D.幻想
22.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A.正常儿童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D.聋哑盲儿童
23.做报告、发通知、演讲大都属于()
A.正式交往B.非正式交往
C.单向交往D.双向交往
24.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B.努力
C.任务难度D.机遇
25.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D.能力成分
26.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创造性B.长期性
C.间接性D.示范性
27.有效教学的核心是()
A.教师的教学积极性B.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C.教师的教学水平D.学生的知识基础
28.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包括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兴趣态度的发展及社会技能的发展。这属于班级的()
A.个体发展功能B.社会发展功能
C.全面发展功能D.差异化发展功能
29.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0.教师通过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从中总结出别具一格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提升教学能力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B.行动研究法
C.国家的建立D.学校的出现
42.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A.早期干预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D.问题预防
43.杜威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结构是()
A.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知识
B.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C.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得出结论
D.个别解释→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
44.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下列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观点的是苏联教育家()
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
C.加里宁D.凯洛夫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的咨询原则。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D.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2.坚持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要注意以下哪些要求()
A.坚持严格要求B.注重宣传与教育
C.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D.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3.学校文化可细分为()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组织文化
C.学校精神文化D.教职工文化
4.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过程。
A.初识B.组建
C.形成D.发展
5.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订()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B.教学研究计划
C.课题计划D.教具制作计划
6.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
A.获得B.转化
C.猎取D.评价
7.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A.群体成员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D.人的心理特点
8.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纛缀霸罗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止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9.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A.调节策略B.精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D.监控策略
10.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评判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
3.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什么是观察力?培养中学生观察力的要求是什么?
5.上好一堂课的标准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试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和具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