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时间是12月中旬,考试时间是2018年1月6日-7日。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教师资格证语文面试真题《登高》相关内容,适用于所有参加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考生,请学员们根据资料规划复习时间!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持续更新中,请考生及时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

  高中语文《登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语文《登高》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人们喜欢往往喜欢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去野外踏春,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知名诗人王维就在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样是登高,“诗圣”杜甫又是怎样的处境与心情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

  (二)品读诗歌,初步了解

  1.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结合注释默读,领悟诗歌的大意。

  再次朗读,思考问题:可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悲。

  (三)精读诗歌,赏析内容

  1.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夫之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提问: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提问: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4.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提问: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提问:“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四)拓展延伸

  朗诵比赛,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看哪一组读得更有感情。

  (五)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又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2.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根据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品析“即景伤怀”的手法,养成合作探究意识,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因此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沉郁顿挫的诗风,并逐步树立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析景、情的关系,体会“即景伤怀”的手法。教学难点是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2.请简介杜甫。【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杜甫,字子美,生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地主家庭。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①读书和壮游时期(712—746,35岁以前)

  ②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杜甫的思想感情逐渐向人民靠近,这个时期他写出了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还写了揭露杨国忠兄妹荒淫享乐生活的《丽人行》。

  ③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

  安史之乱爆发了,这个时期是杜甫创作的高潮时期。其主要诗作有“三吏三别”。

  ④漂泊西南时期(760—770,49—59岁)

  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并在弥留之际创作了悲怆的《登高》。

  更多教师资格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直播|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轻松过关系列课

  >>>推荐阅读:文都教师资格泉题库上线啦:备考刷题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