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人是西方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培根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3.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凯洛夫
4.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5.教师形成专业成长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途径是( )。
A.专业培训
B.参加优质课评比
C.校本教研
D.深化课改
6.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7.在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
A.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D.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答案有: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0.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
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斯普兰格
D.荣格
11.“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人们可以提供一个物体或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人却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须主动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这是( )的名言。
A.第斯多惠
B.布鲁纳
C.巴甫洛夫
D.洛克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一般被称为( )。
A.教育自主权
B.教学自主权
C.法律自主权
D.办学自主权
1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 )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
A.课程学
B.社会科学
C.教育学
D.教育心理学
1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阶段。
A.前运算
B.形式运算
C.具体运算
D.感知运动
15.在我国教育史上,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 )年。
A.1904
B.1922
C.1949
D.1986
1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7.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18.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
A.交往
B.学习
C.德育
D.认识
19.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 )方面的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20.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这里的外部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冈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21.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22.教育史上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23.教育经验难以找到统一的规则和普遍的模式,说明其具有( )。
A.回溯性
B.综合性
C.生动性
D.独特性
24.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5.按学生的年龄、性别随机抽取调查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目的抽样
D.有意抽样
26.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包括( )。
A.需要、动机、兴趣
B.能力、气质、性格
C.兴趣、动机、能力
D.兴趣、性格、气质
27.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 )时间的活动。
A.1/3
B.2/3
C.1/2
D.1/4
28.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坚持( )阅读,鼓励( )阅读,推进( )阅读。
①赏析性②自主性
③批判性④探究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③
29.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30.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这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方法属于( )。
A.发散思维训练
B.头脑风暴训练
C.自我设计策略
D.推测训练
31.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32.教育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教师
D.过程与活动
33.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体制,说明了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
A.教育的领导权
B.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受教育权的分配
D.教育目的
3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35.“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
36.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寻找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 )。
A.活动性
B.独创性
C.目的性
D.变通性
37.我们证明几何题时,常会用“要证明这两线相等,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证明两个切角相等”。这种问题解决的方法是( )。
A.尝试错误法
B.问题类比法
C.分类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38.学过高等数学的知识后利于对初等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属于知识的(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39.“水罐问题”(即陆钦斯量水实验)说明( )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A.心向(或心理定势)
B.功能固着性
C.无关信息的干扰
D.问题表征的方式
40.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是( )现象。
A.原型启发
B.定势
C.迁移
D.功能固着
41.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算法策略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2.心理学家苛勒根据下列哪一项实验提出顿悟说?( )
A.猫走出迷箱
B.白鼠走出迷箱
C.黑猩猩摘取香蕉
D.黑猩猩敲打电脑键盘
43.画线是学习者在阅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资源管理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44.世界上最知名的智力量表是(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提出。
A.韦克斯勒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比纳量表
D.S—B量表
45.( )是指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学大纲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2.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
3.在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有何意义?
4.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