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理想国》
C.《学记》
D.《论语》
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精神文化
3.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教育策略
4.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教师经常会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把材料缩简成歌诀等,这称为(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6.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A.上课
B.读书和作业
C.活动和交往
D.谈话和讨论
7.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萄子
C.孟子
D.老子
8.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学生
B.班级
C.知识
D.课程
9.( )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10.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专业结构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1.C【解析】《学记》是世界上的教育专著。
2.D【解析】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韵核心。
3.C【解析】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4.B【解析】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在体验。包括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等。
5.C【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缩减和编歌诀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6.C【解析】没有社会活动和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也就没有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7.B【解析】苟子认为,人性本恶,所表现出来的善是教育的结果,所以是外铄论的代表。
8.D【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9.A【解析】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教学是从备课开始的。
10.D【解析】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发生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