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苏伯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2.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是( )。
A.他律
B.自律
C.内省
D.慎独
3.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
4.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模式再认策略
D.组织策略
5.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象是( )反应。
A.压力
B.挫折
C.焦虑
D.愤怒
6.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7.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8.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9.瞬时记忆又被称为( )。
A.知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感觉记忆
D.声像记忆
1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C【解析】接受学习是指教育者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习者以接受的方式得到知识。发现学习是指教育者只提示有关的学习内容,学习者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独立发现的步骤获得知识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理解语言、文字所代表的知识,并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意义学习有两种: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已有意义联系;另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并无意义联系,但学习者赋予某种外加的意义,这种学习就是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机械学习是指学习没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或学习者在学习中并未理解材料间的意义联系。故选C。
2.B【解析】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正是教师的自律行为。
3.A【解析】《学记》里讲,“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能成”,说明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已认识到了学习的期问题,错过了学习的期,学习的效果就会变差。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认为: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可能永远无法弥补。故此题答案为A。
4.D【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常用的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示和利用表格。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正是对表格的利用,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B【解析】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遭受严重挫折后,个体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和愤懑。所以本题选B。
6.A【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7.A【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学习迁移可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的方向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8.A【解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产生自尊感;作出负向评价时,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9.C【解析】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用来说明人的感觉作用和记忆形成的术语。刺激物体的信息接触到人的感觉器官,使其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存贮形式便叫做感觉记忆。
10.C【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属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