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从( )时期开始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2.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 )。
A.雅典教育
B.斯巴达教育
C.世俗教育
D.骑士教育
23.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指的是( )。
A.教师、书本、课堂
B.儿童、活动、课堂
C.儿童、经验、活动
D.儿童、书本、活动
24.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比较实验,证明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A.遗传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25.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观点的是( )。
A.柏拉图
B.凯兴斯泰纳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26.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
A.教育政策
B.教育价值取向
C.教育模式
D.教育方法
27.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于( )年诞生于( )。
A.1619德意志魏玛邦
B.1632捷克
C.1681法国
D.1897中国
28.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 )。
A.文化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B.教育理论知识、班级管理知识
C.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
D.文化科学知识、教学技巧
29.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民主化
C.教育国际化
D.教育制度化
30.学制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年龄划分方面.很多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主要受到( )因素的影响。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和科技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文化传统
31.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
A.学生的学
B.教师的教
C.教学环境
D.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32.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 )。
A.学习
B.模仿
C.强化
D.适应
3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A.辅助作用
B.主导作用
C.强化作用
D.促进作用
34.智力的个体差异并不体现在( )上。
A.发展水平的差异
B.发展类型的差异
C.发展早晚的差异
D.各民族的差异
35.(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A.奥苏伯尔
B.杜威
C.陶行知
D.班杜拉
36.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
A.情感
B.意志
C.兴趣
D.性格
37.社会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卢姆
38.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由低到为5个亚类( )。
A.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辨别
B.辨别、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C.具体概念、规则、定义性概念、高级规则、辨别
D.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39.态度三元论不包括(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
40.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集中思维
C.顺向思维
D.逆向思维
21.【答案】B。解析:奴隶社会是以使用青铜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时代,出现了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的次分离,出现了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次分离,于是出现了独立社会过程的教育——学校。故本题选B。
22.【答案】A。解析:古代雅典教育不仅强调体育和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智育和美育。
23.【答案】C。解析:杜威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考虑过儿童兴趣和需要,学科分得过细,脱离生活实际。他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经验、活动”的“新三中心论”。故本题选C。
24.【答案】B。解析: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中,格赛尔提出了“成熟势力说”,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两个因素:成熟与学习,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成熟的关系较多,而与学习的关系较少,学习只是促进成熟,只是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研究证实了他的理论。故此题选B。
25.【答案】A。解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之中,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
26.【答案】B。解析:素质教育本质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把全面学生素质、民族素质作为教育根本目的,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变革。故本题选B。
27.【答案】C。解析: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尔在兰斯创立了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
28.【答案】A。解析: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和积累。其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故此题选A。
29.【答案】A。解析:终身教育是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故本题选A。
30.【答案】c。解析:由于学制受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不同国家在学制的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等。
31.【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的一般规律,教与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五个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五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三个过程。故此题选D。
32.【答案】D。解析: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了适应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故此题选D。
33.【答案】B。解析:主导作用是指主要的并能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故此题选B。
34.【答案】D。解析:智力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发展类型的差异以及性别的差异。故此题选D。
35.【答案】A。解析:奥苏伯尔提出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36.【答案】D。解析: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故此题选D。
37.【答案】c。解析: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8.【答案】D。解析:加涅认为智慧技能并不是单一形式,它有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是: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39.【答案】c。解析:态度三元论认为,态度是由情感(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成分组成的。故此题选C。
40.【答案】A。解析: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而发散性思维是指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的。因此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故此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