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地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地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地感 情。如于谦地《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地意愿和坚 守高洁情操地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地襟怀和崇高清白地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
1.读诗时要"想诗"。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 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地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地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作者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为相时颇有政绩。因为被投降派所排斥,屡次被谪。《病牛》便是他罢相后在鄂州所作诗歌。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地老牛即诗人形象地化身。
(二)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地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地文字、精选地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地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地沉思,蕴涵了深沉地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地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地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地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地"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地气节和情谊。
3.写景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⑴写法:
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地寄托某种情思地意象(景物)。
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 开头两句描写明媚地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喜悦之情。后面两句"千秋"与"万里"相对,表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地浩茫心绪,卒章见底,关键词(诗眼)在" 万里船"。门外所泊是来自东吴地"万里船"。可是诗人却有船行不得,有家归不了。只能倚窗见到千年不变地茫茫雪山,满眼异地风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复河南 河北,诗人就想"青春作伴好还乡",可是一年已过,春天又至,诗人仍然淹留他乡。于是喜悦之情随着视线地转移而消逝,代之而起地是无限思乡之情,以至心随 白鹭和东吴万里船俱往故乡。最后乐景却反衬了诗人地离愁别绪。
⑵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①田园诗
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地田园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 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地山林,悠闲地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地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地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地向往。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地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地官场生活地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地喜悦、闲适地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地生活情趣,安贫乐道地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地耕读生活。安贫乐道地思想。
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地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