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是11月4日,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7教师资格美术学科知识考点:中国美术史(十三)相关内容,适合学员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仔细研读,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

  1.战国秦汉时期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铜雕作品?

  答:陶塑有:陕西临潼县的秦陵兵马俑,山东济南北郊西汉前墓的一组彩绘乐舞,杂技,宴饮陶俑,四川成都的《击鼓说唱俑》。

  铜雕有:河北省平山县的银首人俑铜灯和十五连盏灯,平山中山国墓出土的错金银猛虎噬鹿铜器座,《长信宫灯》,甘肃出土的铜车马仪仗队,其中以《铜奔马》最为知名。

  2.魏晋时期在审美风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题材仍占据重要地位。移世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这一时期也不少。体现新思潮,反映老庄思想与清淡玄学的和佛教思想的绘画也开始出现。

  3.略谈顾恺之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

  答:顾恺之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而是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新要求;“传神写照”,并 加以实践。这里的“神”是指人的风神(个性和生活情调、情绪),顾恺之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向了新的里程碑。

  4.“六法论”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答:(1)内容:“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意义:奠定了中国绘画正确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传神论”和“六法论”是针对当时人物画的创作而提出的,“神”与“气韵”基本上是就 客体而言的,是指对象本身所具备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以后,各代画家和理论家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理论,“神”、“气韵”的概念不单是指客观之“神”;这 个概念不单用于人物画,而且还用于山水、花鸟等绘画领域。

  5.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答:(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2)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

  6.中国早期佛教美术兴盛的原因是什么?我国有哪些主要的石窟?

  答:山西大同云岗、河南洛阳龙门,界于河北、河南间的响堂山,江苏栖霞山,山西太原天龙山、河南巩县石窟寺、甘肃之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以及四川大足的宝顶山和北山石窟。

  7.简述我国早期佛教雕塑风格的演变。

  答:大致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以北魏时代的云冈石窟造像为代表,佛和菩萨的神态庄严而祥和、超然而静穆。佛的衣服既有如毛质厚衣料凸起的衣纹式样,也 有薄衣贴体的细密平行衣纹线条。第二阶段以洛阳龙门的宾阳洞造像为代表,面相清秀、眉目开朗,褒衣博带,神采飘逸的造像。第三阶段以北齐石刻造像为代表佛 像的身体较为膨胀,外以找着饱满的身躯,佛像的衣着不再显得自由松懈,逐渐变成圆筒式造型,注意表现佛像的立体感。

  8.唐代绘画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展?

  答:(1)人物画和道释壁画及现代之长而加以发扬。

  (2)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3)花鸟画脱颖而出,即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画兴旺之先河。

  (4)石窟陵墓壁画到初唐、盛唐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了崭新气象,蔚为画苑奇观。

  (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

  9.简述阎立本人物画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点。

  答:(1)内容:他的绘画创作密切适应着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

  (2)艺术特点:阎立本的艺术继承并发展了“以线描画”,“以形写神”的美学基础。他用线遒劲坚实,工笔重设色,用笔沉着清俊,在人物形象塑造,精神刻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10.张萱和周昉在仕女人物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异同?各有何代表作?

  (1)张萱擅画妇女婴儿,她画的妇女形象丰颊硕体,服饰艳丽,是盛唐以后仕女风俗画的典型风格;周昉笔下的仕女,以当时的关中贵妇为形象依据,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所画仕女具有“衣纹劲简,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

  (2)张萱的代表作:《国夫人游春图》

  更多教师资格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汇总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推荐阅读:中学教师资格各学科知识历年真题“1”元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