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 )。
A.“壬寅学制”的颁布
B.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C.义务教育的普及
D.废科举,兴学堂
2.教育情境中,主要由教育实践者进行的改善教育专业实践的一种研究是( )。
A.教育叙事研究
B.教育行动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调查研究
3.历史课上老师说“我国古代提倡学而优则仕,隋唐至晚清的官员,基本都是受过学校教育,并经由科举途径选拔出来。”这体现了教育的( )。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技功能
4.为了提 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教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 )。
A.正确,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竞争力
B.正确,有利于提 高班级教学质量
C.不正确,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5.没有实行双轨制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我国现代学制始于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2【答案】B。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是由教育实践者(一般是老师)进行的教育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所以选B。
3.【答案】B。解析: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体现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题干中强调选拔人才、“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因此选B。
4.【答案】D。解析: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题目中班主任只关注了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而忽视了其他学科及课外活动,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5.【答案】D。解析:选项ABC均属于双轨制,选项D属于单轨制。故本题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