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德育(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中不包括( )。
A.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
B.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
C.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D.使学生的品质得到质的飞跃
【答案】D。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师表形象或师表美的塑造的重要性主要存在于教育系统之中。就德育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有三:(1)充分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2)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3)改善道德教育的效能。
2.素质教育是以提高( )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A.身体
B.道德
C.民族
D.科学
【答案】C。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3.《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A.全体性
B.发展性
C.基础性
D.全面性
【答案】A。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题干所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4.( )是幼儿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A.直观形象法
B.语言法
C.角色扮演法
D.表扬鼓励法
【答案】B。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绘是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5.使用说服疏导法进行师德教育的前提首先是要坚持( )原则。
A.实事求是
B.以理服人
C.因材施教
D.言行一致
【答案】B。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说服疏导法是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指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 广开言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以满足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教育方法。运用说服疏导法,首先,要坚持以理服人的原 则,这是说服疏导的前提;其次,要讲究针对性的原则,教育者要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因人、因事、因时地进行说理引导;再次,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最后, 讲究说服疏导的艺术。教育者的语言应该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6.素质教育把( )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
A.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答案】C。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重点。
7.( )幼儿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好学乐问,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关注。
A.学前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答案】D。大班幼儿一般指5-6周岁的幼儿,处于学前晚期,即将跨入小学的大门。其身心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盛,爱说,好动,而且逐渐变得有情感,有意志要求和独特个性,自我意识有一定的发展,喜欢自由活动,渴望参加成人活动,盼望自己快点 长大。总体而言,大班幼儿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喜欢动脑筋思考,对周围一切都非常关注。
8.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答案】A。本题考查幼儿园保教合一的相关知识。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
9.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是( )。
A.邓小平教育理论
B.教育理论发展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案】D。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2)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灵魂;(3)教育理论发展是素质教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动力;(4)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10.教育信息处理的对象不包括( )。
A.有关学生的信息
B.有关测试的教育信息
C.有关教学过程的教育信息
D.有关学习环境的教育信息
【答案】A。本题考查教育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教育信息处理的对象包括:(1)有关测试的教育信息;(2)有关教学过程的教育信息;(3)有关学习目标和教材分析的教育信息;(4)有关传递过程的教育信息;(5)有关学习环境的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