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国家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学校的产生
D.文字的出现
2.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
A.课堂管理
B.课堂情境
C.课堂纪律
D.课堂气氛
3.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4.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复习谈话
C.启发谈话
D.讨论法
5.“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等观点体现了( )。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6.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些观点实际指出了在教学中要遵循( )。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同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下列选项中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德育过程要以知为开端,以行为为终结
B.德育过程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平衡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稳定提高的过程
8.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 )。
A.回忆法
B.再认法
C.重构法
D.节省法
9.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一步引导其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此种教学方法为( )。
A.讲授法
B.谈活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0.来访者巾心疗法的创始人是( )。
A.沃尔帕
B.福勒
C.罗杰斯
D.皮亚杰
11.( )主张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A.班级授课制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12.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13.新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自主性
14.下列哪个概念属于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 )
A.图式
B.自我同一性
C.力比多
D.最近发展区
15.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特朗普制
C.道尔顿制
D.设计教学法
16.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
A.阶级性
B.等级性
C.传统性
D.垄断性
17.按照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设计将强调( )。
A.综合性、实践性、弹性
B.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
C.自主性、综合性、探索性
D.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
18.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第( )个高峰期。
A.一
B.二
C.三
D.四
19.“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和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商人……乃至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了( )的认识。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儿童决定论
D.辐合论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分组教学制特点的是( )。
A.有利于因材施教
B.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C.不利于班级管理
D.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1.C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学校的出现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如人类文化的发展,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水平提高使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等。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
2.C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因此,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3.C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以及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4.B题中描述的正是谈话法中复习谈话的定义。故选B项。
5.A晕轮效应足指在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这是以偏概全的理解,即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要品质、特征形成良好或不良印象后.就会影响他对这个人的其余一切不良或好的看法。“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即是这种效应的体现。
6.C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本题选C。
7.B德育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A项错误;德育过程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教育者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要组织好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有吸引力的活动和交往,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促进他们品德的发展,B项正确;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项错误;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项错误。
8.D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系统地对遗忘进行了研究。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节省法,又叫重学法,即学习材料到恰能背诵时,间隔一段时间再重新进行学习,达到同样能背诵的程度,然后比较两次学习所用的时间和次数,得出一个绝对节省值。
9.B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谈话法种类的掌握。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启发谈话是指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的方法。
10.C
11.B[设计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学中呆板的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以及孤立的分科教学体制等缺陷。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度,打破学科界限.摒弃传统的教科书。主张在教师指导下.南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12.D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所以说.冲动型往往强调的是速度而不是精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D新课改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14.D图式是皮亚杰的观点;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的观点;力比多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5.B特朗普制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上课是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即将大班的学生分为约20人左右的小组,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则是由学生独立作业,其中部分作业是教师指定的。部分作业是学生自主选择的。
16.B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为“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1扯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
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中央官学主要招1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少数,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7.D按照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设计将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注重学生的探索,注重学生获得各种直接经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8.B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第一高峰期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
19.B环境决定论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认为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决定性作用。题干所述反映了环境决定论的认识。
20.D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制的优点是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蒯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其缺点是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发展性;分快慢班的形式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学生的不断发展使得分组经常进行,难于管理。故ABC三项均正确,D项是班级授课制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