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

  ①细胞核的有无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4.如图2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

  6.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

  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8.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的男孩和一个患有某种遗传病的女孩。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为(  )。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9.用经3H标记的T2噬菌体n个浸染大肠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得知培养基中共有后代噬菌体m个,其中含有标记元素的噬菌体占的比例为(  )。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10.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则子代中(  )。

  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

  B.Ff基因型频率为52%

  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

  D.雌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

  11.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⑦猫叫综合症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A.④⑤⑥

  B.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⑦

  12.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只可通过以上一种方法补充的激素是(  )。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13.资料表明人参皂苷的某些成分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此研究需进行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外培养此动物细胞一般需加动物血清

  B.添加饲养层细胞可避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C.人参皂苷成分不能促进细胞核内的DNA复制

  D.可用克隆培养法培养神经干细胞

  14.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成,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15.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B图中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基因,C、D图代表细胞的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  )。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16.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17.图3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产生X细胞的是(  )。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A.B细胞

  B.效应B细胞

  C.T细胞

  D.效应T细胞

  18.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19.图4表示生态系统中某生物的代谢过程,正确的是(  )。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A.能进行①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能进行②或者④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各种生物都能通过过程②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过程②和④不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

  20.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辅助珍稀动植物繁殖

  21.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库”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互联网上搜索到部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

  A.教师资源

  B.教材资源

  C.学生资源

  D.网络资源

  22.教师在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的教学时,请家里做水果生意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讲水果保鲜方法和经验。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

  A.教师资源

  B.学生资源

  C.教材资源

  D.网络资源

  23.在课堂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最后教师作出总结。这种属于结束技能类型中的(  )。

  A.悬念启下

  B.比较异同

  C.巩固练习

  D.拓展延伸

  2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

  A.知识目标

  B.能力目标

  C.过程与方法目标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5.在讲解细胞分裂时,演示自制的细胞分裂动感模型说明了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哪个作用?(  )

  A.设置悬念

  B.巩固旧知识

  C.突破难点

  D.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研究者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及胞问C0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请回答:

  (1)在两种光照强度下,随温度升高,叶片光合速率均__________。从甲、乙两图分析,原因可能是: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使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__________循环受到抑制。(6分)

  (2)据丙图可知:适宜光强/40℃、强光/37℃及强光/40℃的组合处理,胞间CO2浓度均明显升高,推测这些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3分)

  (3)分析甲图数据可知,强光或高温都会抑制光合作用,而且__________。因而在炎热夏季的葡萄生产中,可采用一措施。(6分)

  27.“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野生东北虎保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我国,东北虎的致危因素主要有非法猎杀、栖息地的丧失与破坏、猎物的缺少等。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1)图甲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该食物网再加上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6分)

  (2)东北虎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其领域里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猎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繁衍,因为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特点。(3分)

  (3)图乙是能量流经东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东北虎的摄入量,B表示东北虎的同化量。那么D、E依次表示东北虎的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东北地区保存有大面积森林,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__,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仍有希望。(2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8.材料:

  教学内容:酶的发现和高效性。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教师活动:分组实验比较Fe3+与肝脏研磨液对过氧化氢的作用。启发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得出肝脏研磨液中存在某种物质其催化效率比Fe3+高,从而引出酶的存在及特性。

  学生活动:人人动手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并由此而推测酶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哪些相同、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前后的联系,大部分学生能得出实验结论:酶具有高效性。

  问题:

  (1)上述材料中的教师教学使用了哪种教学策略?试对其进行评析。(10分)

  (2)结合以上材料说说这种教学策略的特征有哪些?(10分)

  29.材料:

  教师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通过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问题:

  (1)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以及教学目标的特征是什么?(10分)

  (2)三维教学目标表述的要素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1小题。共30分)

  30.《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通过激素的调节”的具体要求是: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描述血糖调节;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激素调节的发现;②激素调节的实例;③激素调节的特点。

  依据上述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提供一个设计思路。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细胞核的有无是区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最主要的标准,故①选;细胞生物均有核糖体,因此不能作为鉴定的标准,故②不选;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否是动物,故③选;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不能根据磷脂的有无判断,故④不选。因此答案选A。

  2.【答案】B。解析:人长期剧烈运动时存在无氧呼吸过程,1mol葡萄糖生成ATP的量要比有氧呼吸少,①错误;Na+排出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②正确;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使产热增加,产生ATP的量增加,③正确;ArIP的能量主要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与ADP在细胞中不断转化,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平衡,④错误;所以正确的说法是②③。

  3.【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胡萝卜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K+和N02的,需要载体和能量(其中能量是由有氧呼吸作用提供的,与氧浓度密切相关,一定范围内氧浓度的大小就代表了能量的多少),所以载体的数量和能量是影响这两种物质吸收量的主要因素。A、B两点在同一条曲线上,吸收相同的离子.所以载体相同,则影响A、B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能量;B、C两点不在同一条曲线上,吸收的是不同的离子,但两点的氧浓度相同,代表能量相同,则影响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载体数量,故选B。

  4.【答案】C。解析: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纵向运输,导致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由于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从图中茎b侧生长速度比a侧快,说明a侧的生长素浓度比b侧低。b侧生长素促进作用大于a侧。由于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因此,b侧生长素浓度应在BD范围内,这样才能使b侧生长速度大于a侧,才能使茎向上弯曲生长。

  5.【答案】C。解析: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其第一阶段产生的[H]与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最终无[H]积累,A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第二阶段无能量的释放,C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和[H],D错误。

  6.【答案】C。解析:温特的实验设置两组,一组是有尖端处理的琼脂块,一组是没有被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没有被尖端处理的琼脂块的是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A不选。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室分别用18O标记的水和二氧化碳培养植物.实验中用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中的氧作对照实验,B不选。艾弗里的实验是将S型菌的各种成分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几种成分之间相互对照,D不选。萨顿的假说是基于对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观察,发现两者有相似之处得出结论,应用的是类比推理法,并没有设置对照实验来验证,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是摩尔根通过实验找到的,因此答案选C。

  7.【答案】D。解析:载体上的抗性基因主要起着标记基因的作用,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并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8.【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该病的隐性基因为a,则这对表现型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二——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11.【答案】D。解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基因突变。由定义可以判断①③④⑦是染色体变异,②⑤属于基因重组,⑥属于基因突变,故选D。

  12.【答案】C。解析:蛋白质类激素如果口服,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所以蛋白质类激素需要进行“注射法”补充;而脂类激素和氨基酸在消化道内不会被水解能够直接被吸收,可以口服。生长激素是蛋白质.甲状腺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胰岛素是蛋白质,性激素是固醇,本质是脂质。故①③只能注射,②④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13.【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需要加入动物血清,A正确;在培养干细胞时,需要在培养皿中制备一层饲养层,然后将干细胞接种在饲养层上,而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器官时不需要加入饲养层.B正确:题干中说皂苷成分能促进细胞增殖,也就是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其可以促进DNA复制,C错误;由于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可用克隆培养法培养神经干细胞,D正确。

  14.【答案】D。解析:根据三组杂交组合的子代表现型可知,黑色鼠出现的频率高于黄色鼠,且第③组子代全为黑色鼠,说明黑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故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

  15.【答案】D。解析:A项中有四个基因,有可能是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时基因复制的结果,不一定是多倍体;B项中有三个基因,有可能是某二倍体产生的配子,或单倍体生物;C项是二倍体;D项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都是四条,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不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那样的排布,所以D项最有可能是四倍体生物,也就是最有可能是多倍体。

  16.【答案】C。解析:此时细胞内10条染色体和10个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即DNA未复制,且细胞开始缢缩.则应处于分裂的末期。

  17.【答案】C。解析:图示为人体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介质,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细胞免疫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参与的细胞称为效应T细胞。图中X为效应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接受抗原后增殖分化后形成的,故能够产生X细胞的是T细胞或记忆T细胞。答案选C。

  18.【答案】B。解析:蚕豆的根尖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都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另一条链不具有放射性,即每条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当在不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接着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时,完成DNA复制后.有丝分裂前期以及中期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这两个DNA分子一个具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即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的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被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另一个DNA分子)不被标记。

  19.【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过程①是光合作用,过程②是有氧呼吸,过程③是化能合成作用,过程④是无氧呼吸。

  A项,能进行①或者③过程的生物的同化类型都是自养型,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故正确;

  B项,②表示有氧呼吸,④表示无氧呼吸,生长者中的绿色植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且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错误;

  C项,厌氧型生物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故错误;

  D项,②和④过程可以发生在同一细胞,如酵母菌细胞,是兼氧异养型生物,故错误。

  20.【答案】D。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A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A正确。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目的是满足后代的需要,B正确。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C正确。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而不是禁止,D不符合,因此答案选D。

  21.【答案】D。

  22.【答案】B。解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属于学生资源。

  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结束技能的类型。在结束部分,恰当地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既可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强化和运用.又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获得调整下一个课时教案的信息。这属于巩固练习,故选C。

  24.【答案】A。解析:该教学目标要求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属于知识目标。故本题选A。

  2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细胞分裂的过程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又是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模型的演示可以直观的将这个过程表现出来,从而突破难点。

  二、简答题

  26.【答案】

  (1)下降;气孔开度下降;卡尔文

  (2)高温破坏类囊体膜结构(或高温使酶的活性下降等其他合理答案)

  (3)高温和强光共同作用下抑制作用更强;适当遮光

  解析:(1)根据图甲,在两种光强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片光合速率均下降;从甲、乙两图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温度升高,气孔开度下降,使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进而使卡尔文循环受到抑制。

  (2)根据图丙分析,三种光强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上升,但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温度上升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如高温破坏类囊体膜结构(或高温使酶的活性下降)。

  (3)根据甲图强光或高温都会抑制光合作用且高温和强光共同作用下抑制作用更强,因而在炎热夏季的葡萄生产中,要采取适当遮光措施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27.【答案】

  (1)4;东北虎、狐;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逐级递减

  (3)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4)K值(或环境容纳量)

  解析:(1)该食物网有4条食物链,其中次级消费者有东北虎和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东北虎位于最高营养级,获取的能量少,说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3)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路有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4)改善栖息环境,有利于提高K值。

  三、材料分析题

  28.【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中的教师使用了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材料中教师使用这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对酶的存在理解自然。由于问题的提出是层层递进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特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2)探究学习教学策略的特征有:

  ①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究自然地获得知识。

  ②为了研究丽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

  ③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

  ④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

  ⑤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

  29.【参考答案】

  (1)确定教学目标需要:①了鳃课程标准的要求;②同时需要了解教科书中的内容:③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发展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有的特征:

  ①指向性:规定教学活动的活动方向;

  ②准确性:在分析学生学习背景、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涉及教学目标;

  ③可测量性: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测量并作出客观判断。

  (2)三维教学目标的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表现程度。其中行为主体是指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行为动词是指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行为条件是指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里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编写教学目标须注意的问题:

  ①目标描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②目标所用的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