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现在是考证类的热门,有的人只准备两周就轻松考过笔试,而有的人辛苦两个月却没有结果,关键是抓住学习的重点和规划。综合素质包括学生观、教师观、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行为、文化素养、阅读和写作,主要题型分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文都教资小编为打算参加2022教师资格考试的小伙伴们总结了一些知识点,希望助大家一臂之力。

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C.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D.提 高民族素质

2.王老师在教授《月儿弯弯》时,其中有句是“月儿弯弯挂蓝天”,小聪十分困惑地问道:“月亮是晚上出来,为什么天空不是黑色反而是蓝色的呢?”王老师不知道怎么回答,便训斥小聪在课堂上问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从此,小聪不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了。根据案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王老师的做法合理,因为这样才能维持好课堂秩序

B.王老师的做法欠妥,她应该对学生进行惩罚

C.王老师的做法合理,因为教师必须在课堂中树立威信

D.王老师的做法欠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张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张老师的做法( )。

A.优化了教学目标

B.优化了教学条件

C.优化了教学过程

D.优化了教学资源

4.材料:

某学校八年级二班班主任休产假,由我临时接班,发现班级内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够,只有两三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为此我找到了学委、班长一起了解学生情况后,采取了很多种方法,比如站在内向的学生旁边听他说完答案后,再帮助他传给班内其他同学……

最终就是通过种种办法,班级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不爱学数学的也爱学数学了,不爱举手的也爱举手了,不爱回答问题的也爱回答问题了。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这个材料里“我”的教学行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 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①素质教育是以提 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②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题干中素质教育以提 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综上所述,故此题选D。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相关理论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选项A,维持课堂秩序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儿童尊严基础上,题干中老师训斥学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做法是不妥当的,因此错误。

选项B,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中发展的人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惩罚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选项C,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权力威信是教师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教育传统以及社会心理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威信。信服威信是由于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与民主作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起来的威信。教师应该树立信服威信,而不应该追求权力威信。题干中老师训斥学生不利于树立良好的信服威信,所以做法欠妥。

选项D,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题干中老师没有关注学生独特的想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做法欠妥。

故本题选D。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张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这种做法优化了教学过程。因此C项正确。

A项,教学目标是指期待学生获得的学习结果。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选项、D选项,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题干中不涉及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综上,ABD三项不合题意故排除,因此本题选C。

4.【参考答案】

材料中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新课程改革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1)首先,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性的,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该老师在发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的情况后并没有放弃,反而能够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改善了课堂的状态。

(2)其次,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老师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活跃气氛,比如站在内向的学生旁边听他说完答案后,再帮助他传给班内其他同学,充分体现了该老师看到学生的差异和独特之处,把学生看作独特的人。

(3)最后,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老师能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且主动参与课堂中,充分体现了该老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学生看出独立意义的人。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